![]() 罗建华报道:深冬,群山环抱中的上栗县桐木镇,道路宽敞整洁,沿街楼房古香古色,错落有致,绿地、步道、廊桥、亭台相映成趣。 秀美宜居的桐木镇,将集镇建设作为加快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补齐短板、完善功能、壮大产业、提升品位,彻底改善了集镇面貌,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 街道宽了、美了,让居民乐享品质生活 “我们镇虽然不在城里,这里好像公园一样美丽,我们乡村的人居环境,变美了!”桐木镇荆坪村村民秦子龙满脸喜悦。 ![]() 桐木镇集镇建于上世纪90年代,之前,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体验差等突出问题。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集镇人口达2.4万人,商贸餐饮服务活跃繁荣,有商铺或超市1000余家。 2022年以来,市、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该镇集镇调研指导,统筹调度市、县相关职能部门全力予以项目与资金支持。 ![]() 桐木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以召开集镇专题屋场贴心会形式,充分激发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坚持以提升集镇功能和品质与文明创建为抓手,大力实施集镇大街小巷“白改黑”、人行道海绵改造、雨污分流管网建设、亮化绿化管护提升等综合治理提升工程,精心打造整洁有序、文明和谐、宜居宜业的魅力集镇。 特别是今年,该镇大力推进“幸福上栗”建设,投入700余万元对上万线沿线进行整体路域环境整治提升改造。全面整合资源建设了洪东村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扮靓了条绿色公路风景线,绘就了荆坪村泉背湾等美丽乡村新画卷。在“幸福上栗”观摩活动中,获得1个第一、4个第二的佳绩,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 织密民生保障网 楼内,设有医疗保健室、图书阅览室、娱乐活动室、男女休息室、厨房餐厅、公共卫生间等功能区;楼外,建有门球场、羽毛球场、百姓大舞台、赏花池、游步道等设施。潺溪溪水绕亭台,巍巍青山两岸走,悠悠小道通四方……如今的洪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了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幸福家园。 ![]() 为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米”,桐木镇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全力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求。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婆媳”等评选活动,营造孝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气。 ![]() 坚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桐木镇新建镇中心幼儿园、小学附属幼儿园等17所公办幼儿园,新建小埠小学和改造提升桐木中学、雅溪小学、莲台小学、胜利小学等教学设施,建成了小埠村和蕉源村社会足球场并投入使用。 ![]() 桐木镇大力健全完善基层医疗保障体系,加大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医疗队伍服务能力建设,当前全镇建有标准化村级卫生室16个,18名医生签约为家庭医生,开展了70余次送医下乡活动,普惠全镇村民达3万余人,让居民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 ![]() 坚持把群众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近年来,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559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7407人,发放自主创业贴息贷款5480万元,举办精准招聘会50余场,佳禾专场招聘20次,组织招聘直通车30余次,合计参与人数4000人次,目前,园区企业入职人数3000余人。 ![]() 坚持把集镇建设与培育特色产业协同推进,促进就业的同时,壮大了集体经济。该镇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继续办好田螺文化节,打造特色美食品牌,充分利用山水林木、农园田野、历史人文等资源,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生了绿丰农业、楚山田螺、天成鳗鱼、绿福源生猪、均享葡萄、周田柚子、洪东果蔬等品牌农业,丰富了乡村经济业态。当前,桐木镇农业产业化新型经营主体超100余家,带动乡村旅游消费。 农村群众到集镇生活,看重的是医疗、教育和养老等公共服务。桐木镇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桐木成为安心、舒心、顺心、贴心、暖心的幸福港湾,让辖区居民乐享宜养、宜居、宜游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