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山高水长。今年以来,赤山镇紧扣奋力推进“五区”建设、打造“最美转型城市”和上栗“五县”建设、迈入“赣湘边区域发展第一方阵”的目标定位,积极推动赤山加快融入市县发展新格局,实现了党的建设全面夯实、经济发展逆势上扬、乡村振兴成效显著、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治理和谐稳定,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党建引领奋勇争先 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政治责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中央、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全年召开党委扩大会47次,组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11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屋场贴心会”等载体,开展系列宣讲30余场次,在全镇上下营造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浓厚氛围。 优化阵地建设。坚持党建引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提档升级,用好罗桂华将军等红色教育资源,创新拍摄罗桂华、黄光元红色微党课视频,引领广大党员群众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王方遒入选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为契机,把学习宣传道德模范融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之中,在全镇上下积极宣传学习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 深化从严治党。全力推动17个村廉洁工作平台按照高标准开展监督工作,发挥日常监督作用,实现纪检监督纵向延伸;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纠“四风”,持续整治“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今年以来,共办理案件18件,党纪、政务处分18人,让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涵养心齐气顺的发展力量。 全面发展方兴未艾 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各项指标稳步增长。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全镇1至10月完成税收1.32亿元;固投完成26.32亿元,同比增长10.60%;工业投资完成22.96亿元,同比增长5.10%。引进项目2个,分别为投资5亿元的正鑫科技、投资1亿元的通诺威电子。落户项目中,通诺威电子已投产,实现产值1000万元。华立丰和宏章电子顺利接受全市“三比三看”年中观摩。 做优乡村振兴增长极,文旅赋能成果丰硕。坚持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度完成777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水库河道整治和污染耕地治理,助推县道X160赤山段5.3公里提升改造和山田至湖冲1.7公里乡道拓宽等道路项目建设,优化全镇交通网络。高标准建设湾里“粮心小镇”、幕冲乡村振兴示范片、龙舞岭旅游开发项目,将山水资源变现成文旅收益。强化绿道纽带作用,进一步打造从院背到幕冲、湾里、龙溪、楼泉等乡村旅游景点“一日游”精品路线,叫响“把周末交给赤山”文旅品牌,不断激活乡村振兴的深层动力,扩大产城融合的消费市场。转型升级动能激发 创新产城融合发展平台,转型升级添活力。跟随萍城“北展”的步伐,主动发挥城乡结合优势,挖掘转型升级潜能,推动赤山工业园全面完成托管交接,构建“工业集约区、城镇开发区、农旅示范区”三区融合发展新格局,加速优质产业在赤山落地集聚,在改革中培育动能、释放能量。 创新中小企业孵化平台,筑巢引凤优服务。在乡镇建立以电商为主要方向的孵化平台,构建“一中心多基地”发展格局,鼓励发展线上线下交互的创业模式,金泰农产品电商孵化基地设立创业团队工作室20间、孵化企业办公卡位30个,创新直播带货等数字农业发展方式,可容纳50余个创业主体开展农产品电商创业活动,健全项目孵化制度,吸引25家涵盖各类行业的农产品生产厂商成功入驻;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完善“15分钟”服务圈机制,及时解决项目在落户、建设、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矛盾问题,推动项目尽快完成建设、尽快投产见效、尽快达标达产。创新社会治理智慧平台,乡村善治增效能。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发展,大力推动湾里、赤山、麻田数字智慧平台建设,创新推出“四网融合”机制,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社会治理,助推乡村振兴;大力深化“八五”普法,以法治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构筑起全域立体防控体系;持续深化安全生产和打非治违排查整治,督导打击非法生产点7处,全力维护全镇社会和谐稳定。湾里村被评为第七批“江西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民生温度滋养人心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顺利接受省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效考核。完成中心小学校外停车场建设、集镇“智慧书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赤山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创业就业拓展新领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积极推动就业政策落实,今年以来,通过“三单三送四招”等举措,帮助239人实现就业,园区招工任务完成率排全县第一。金泰农产品电商孵化基地新增就业岗位100多个,线上线下有效拓展了镇域发展的资源半径。民生保障彰显新温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今年以来,救助95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2.9万元。扎实推进养老、教育、殡葬改革、退役军人服务等各项工作,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高,人社、民政、红十字会等方面获得先进单位、先进集体。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赤山镇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担当实干、攻坚克难,谋划好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明年开好头、起好步,奋力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发展实效为奋力推进“五区”建设、打造“最美转型城市”作出赤山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