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帮扶应该另辟蹊径,不要重复已有的扶贫举措”“老的老,小的小,就业帮扶一定要在家附近就好”“她家最需要的就是加大‘造血’能力”……5月底,在凤凰街人大代表联系工作站,一场帮扶座谈会正在热烈进行,与会人大代表纷纷为青山镇光辉村村民余启文一家出点子、谋路子。 余启文今年62岁,爱人早年因病去世,自己患有多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照顾,一个女儿因残疾没有劳动能力,儿子和儿媳打零工,两个孙女都在读书。脱贫攻坚行动启动后,余启文一家虽然通过享受低保、就业、医保、村集体产业分红等帮扶举措,已于去年脱贫摘帽,但却属于贫困“边缘户”,极容易返贫或致贫。 脱贫后,如何避免余启文一家再次返贫呢?5月底,凤凰街人大工委组织人大代表来到余启文家调查走访,全面了解其家庭状况,摸清帮扶需求,理清发展思路。针对余启文家的具体情况,人大代表们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决定帮助余启文家建一个“爱心超市”,调动他们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内生动力、扶智扶志的目的,确保脱贫后不返贫。 该街人大工委为此制定了一份爱心认领清单,人大代表们进行了爱心认领,货架、店招、打码机、价格签……仅用一周时间就筹集到了“爱心超市”所需的启动资金及物品。在超市6月10日开业后,人大代表还请来专业人士“手把手”教余启文的儿子如何补货、退货、算账等经营之道,并定期上门帮助他整理货架、销售产品。 据悉,去年,凤凰街人大工委结合人大代表工作及扶贫工作实际,启动了人大代表“N十1”爱心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全面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人大代表们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倾听他们的脱贫意见,引导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脱贫措施。人大代表们有的提供种植养殖技术支持;有的争取住房、医疗、教育、低保等方面的救助和补贴;有的进行就业转移,帮忙找工作、联系业务;有的帮助发展生产,购买化肥、种子、种畜等。同时,采取跟踪回访、指导帮扶等方式,实时跟进贫困户变化,确保“金点子”作用得到发挥,切实帮助贫困群众“拔穷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