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源南乡 查看内容

源南学校第6期: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

2024-4-8 09:38|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在“大思政”理念指导下,芦溪县源南学校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开设了“大思政课”专栏,在校园中以各种形式播种理 ...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在“大思政”理念指导下,芦溪县源南学校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开设了“大思政课”专栏,在校园中以各种形式播种理想和信念,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今天由源南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刘星福为我们带来“大思政课”第6期——《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

大思政课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主义教育,源南学校部分党员、团员、少先队员一行人来到卢德铭烈士纪念碑,开展了一堂“特殊的大思政课”活动。纪念碑下,党总支副书记、校长刘星福宣讲了秋收起义部队总指挥卢德铭爱党信党跟党走的戎马一生,为掩护秋收起义主力部队撤退而壮烈牺牲的英勇革命事迹。他勉励大家要继承和发扬卢德铭烈士等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和崇高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先辈的遗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堂“纪念碑下的大思政课”在传承革命精神的同时,创新了思政立体式育人方式。不仅让师生们接受全方位、全场景的思政熏陶,也受到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加深了对革命烈士的认知,激励了大家奋发向上的精神。相信源南学校全体师生定会沿着先烈的足迹,无愧自我,无愧时代,遥望未来,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扎实有效的实际行动告慰先烈,回馈历史。

课外链接

他,20岁上战场担任连长,21岁升任营长兼参谋长,22岁为掩护部队突围而壮烈牺牲。在壮烈牺牲后,毛泽东曾这样评价他:“德铭同志为革命保留了火种,他是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就是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

卢德铭(1905年-1927年),四川自贡人,中共党员,黄埔军校第二期学员。北伐期间,卢德铭任铁军叶挺独立团连长,因作战勇敢、战功显赫,先后升任独立团营长、团参谋长。1927年8月底,时任警卫团团长的卢德铭受党指派,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卢德铭任起义部队总指挥,毛泽东任前敌委员会书记,警卫团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19日,卢德铭部队与毛泽东会师于湖南文家市。在文家市前委会议上,卢德铭以军事主官的身份和自身的威望胆识,支持毛泽东作出的战略转移重大决策,进军湘南。21日,秋收起义部队开始向井冈山进军,24日到达芦溪。25日早上,部队在山口岩遭到国民党部队拦截,卢德铭挺身而出,率领一个连队阻击敌人,掩护后续部队转移,突围时不幸牺牲。毛泽东听到噩耗时,痛心疾呼:“还我卢德铭!”2009年9月14日,卢德铭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为铭记传承卢德铭烈士精神,我市保护和修缮了山口岩战争遗址、秋收起义烈士陵园、秋收起义烈士纪念碑、卢德铭烈士纪念碑。同时,大力推进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微雕园、心灯燎原广场、军事装备展示区、研学教育基地等项目建设,打造以秋收起义为主题的红色教育阵地群。

卢德铭烈士的牺牲地芦溪县上埠镇山口岩村,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保护红色遗迹、讲好红色故事,着力打造红色基因传承村。建强“红色阵地”,新建村史馆、红色文化广场,设置红色文化雕塑;讲好“红色故事”,开发“五个一”红色课程,成立“红色宣讲团”,由本村优秀党员、群众、军烈属、退伍老兵、少先队员作为宣讲员,让“红色故事”口口相传;种好“红色种子”,将传承卢德铭精神写入村规民约,成立100余人的红色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此外,在卢德铭小学开设“德铭讲堂”,通过吟唱红色歌曲、诵读红色家书、读讲红色故事等践行“卢德铭精神”,让“红色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