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放疗设备状态良好,检查完毕。” “束流稳定,可以开始进行第一位患者的放疗……” 2月8日一大早,萍乡赣西肿瘤医院放疗科像往常一样忙碌起来,32岁的物理师洪德熊正赶在患者治疗前进行治疗加速器的晨检,确认机器状态良好后,患者就可以开始进行放疗了。晨检完毕,洪德熊又赶去办公室,处理放疗医生发过来的房间申请单,开始进行今日放疗计划设计。 “今年过年不能回家啦,周一至周五我都得值班。”前不久,父母打电话来询问洪德熊今年春节是否回家,他向父母解释道,“我今年过年不会离开岗位,作为医生,尤其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就地过年。” 洪德熊的老家在抚州市,虽然两地只有4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但他依然选择坚守岗位,与妻子一起留在萍乡过春节。 洪德熊原本在江苏省常州市肿瘤医院任职,后来受萍乡赣西肿瘤医院院长李水邀请,于2016年来到萍乡工作。“在以前,萍乡都是普放,我院是萍乡第一个引进精确放疗机器的,这与我的专业对口,发展前景也很好。”洪德熊称,来到萍乡工作离家更近,在生活上也比较习惯。 自去年疫情发生后,洪德熊一直没有回家,但他每周都会和家人视频,通过小小的屏幕,诉说着分隔两地的家长里短。于洪德熊而言,过年尝不到妈妈亲手包的饺子是一件遗憾的事。“我们抚州的饺子比较独特,饺子皮是木薯粉做的,蒸熟后晶莹剔透,好吃又好看。虽然今年又吃不到饺子了,但妈妈为了让我尝到家乡味道,特意寄来了家乡的板栗。”洪德熊说。 “萍乡人民非常热情,我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在这里生活了5年,我早已把萍乡当作第二故乡了。”回顾一整年的工作,洪德熊表示,今年比往年更忙碌,但在忙碌中,他更加体会到了物理师这一职业的价值,能为病人减缓一分痛苦,为社会作出一份贡献,所有牺牲都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