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通俗来讲就是原本坚固硬朗的骨头,渐渐地变成了又酥又脆的朽木一般,骨头的质量和力量都被削弱,难以承受其本应承受的重力。 2.骨质疏松的好发人群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9.2%,5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达32.1%,65岁以上女性患病率更是达到了51.6%。 骨质疏松症患者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有时直到出现骨折才被发现,因此,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3.骨质疏松有哪些症状 疼痛: 表现为腰背或全身的疼痛,通常在翻身、起坐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夜间或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并可能伴有肌肉痉挛甚至活动受限。 脊柱变形: 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出现身高变矮或驼背等脊柱畸形、多发性胸椎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胸廓畸形,甚至影响心肺功能,严重的腰椎压缩性骨折可能会导致腹部脏器功能异常,引起便秘、腹痛、腹胀、食欲减低等不适。 骨折: 日常生活中受到轻微外力即可发生,常见骨折部位为椎体、髋部、前臂远端和肱骨近端,其他部位也可以发生骨折;首次骨折后如不规范治疗,再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 心理状态异常和生活质量下降: 主要的心理异常包括恐惧、焦虑、抑郁、暴躁、自闭、缺乏自信心;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下降,变得沉默寡言、饮食减少、精神萎靡。 4.如何知道是否有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呢?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 市二医院骨质疏松专病门诊每周一至周五全天开诊,开展骨质疏松风险筛查、骨密度测定、血液生化指标、骨代谢指标检测等检查,全面规范的骨质疏松诊疗,为您的骨骼健康保驾护航! 如果存在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患病风险,或者已经有骨质疏松相关症状(疼痛、脊柱变形、骨折等),应尽早关注,及时防治。 专家名片: 周艳琴 二医院内分泌学科带头人 主任医师 国家注册营养师、萍乡市营养学会理事长、萍乡市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营养学会科普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保健学会内分泌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西省内分泌学会委员,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分会及骨质疏松分会委员、萍乡市科协常务委员。 从事临床工作35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痛风等各种内分泌、内科危急重症的诊断、治疗及相关疾病的营养治疗。 专家坐诊时间及地点:每周一上午 门急诊大楼323室 刘 玉 二医院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内分泌与糖尿病分学分会委员;江西省保健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病分会委员;江西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分青年委员会委员;萍乡市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委员;萍乡市营养学会常务理事。 从事内分泌科临床、教学近20年,擅长于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断治疗,包括原发性(绝经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甲状旁腺疾病等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疗;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痛风等疾病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家坐诊时间及地点:每周三上午 门急诊大楼213室 |